筆者最近有幸赴香港澳門進行考察、學習,有感于香港、澳門地區“零容忍”的反腐機制,談一談自己的體會。
一、在制度設計上不留死角
香港特區依據《廉政公署條例》、《防止賄賂條例》和《非法及舞弊行為條例》開展廉政執法(香港廉政公署,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簡稱ICAC),賦予ICAC拘捕權、扣留權(48小時)和查詢執法對象銀行數據的權力。經法庭批準,ICAC還擁有監聽、搜查、扣押財產、令疑人或證人提供數據、交出旅行證件的權力??梢哉f,特區政府賦予了ICAC充分的調查取證權。在澳門特區,ACIC在必要的時候通過向檢察院申請,可以獲得竊聽、調查銀行信息等權力,甚至還可以根據工作需要攜帶并使用槍支。
為保證廉政公署執法調查權的規范行使,香港特區建立了有效的制衡機制,包括獨立于廉政公署的審查貪污案件委員會、獨立投訴委員會、律政司檢控同意書、法院、立法會和傳媒,都可以對ICAC的行為進行監督。ICAC對每日收到的舉報進行篩選,凡涉及貪污的,不論是認定為不可追查的案件,還是認定可追查并經調查認為證據不足或正式提交律政司檢控的案件,都必須經外圍獨立的審查貪污舉報咨詢委員會審議,防止廉政公署濫權。澳門特區建立了一套對ACIC工作進行監督的體系,一方面,成立了由署外社會監督機構人員組成的“廉政公署人員紀律監督委員會”,對ACIC工作人員違紀案例進行查核,查核以后移交給ACIC進行處理;另一方面,法律規定司法機構可以對ACIC進行監督,ACIC內部工作人員也可以相互監督,包括上下級之間的相互監督。
港澳地區普遍認為,公務員受賄將導致政府的誠信危機,危害極大。香港《防止賄賂條例》第3條規定:公務員未得行政長官的許可,索取或接受任何利益,即屬犯罪,最高可判罰款10萬元及監禁1年。凡公務員(公職人員)貪腐,不論貪腐金額多少都得判監禁1年。該條例第4條規定:任何人無合法權限向任何公職人員提供任何利益,作出或不作出任何憑其公職人員身份而作的作為,即屬犯罪,最高可判罰款50萬元及監禁7年。所謂“利益”,包涵的內容甚廣,包括:禮物、貸款、費用、報酬或傭金,聘用承諾或合約,以及服務或有待(款待除外)。該條例第10條規定:公務員擁有或控制與其公職薪俸不相稱的財產,無圓滿解釋,即屬犯罪,最高可判罰款100萬元及監禁10年。筆者也了解到,香港特區對ICAC工作人員的廉政要求更加體現“零容忍”,一經發現有腐敗行為,絕不給“改過自新”的機會。我們可以看到,香港特區對公務人員受賄處罰沒有“門檻”標準,無論金額大小都要被追責。
筆者了解到,香港ICAC下設社區關系處、執行處、防止貪污處3個工作部門,其中以執行處為重中之重,其工作人員占ICAC工作人員的絕大部分;澳門ACIC下設反貪局和行政申訴局(不同于香港特區行政申訴局單設模式),工作人員總計250人左右,其中反貪局工作人員超過100人,而這100人全部直接參與反腐調查。
港澳特區政府普遍認為,老百姓的評價是對反貪腐成效的最好評判,老百姓是反貪腐的最好合作伙伴。在香港有獨立民意調查機構,對廉政公署的執法行為進行監管評價,調查小組的調查報告交給獨立投訴委員會審核。ICAC收到的舉報件中90%以上為具名(實名)舉報,ACIC查處的貪腐案件也大量來自實名舉報,廉政公署與舉報人之間建立起了一種互信關系,“零容忍”已經成為已經社會共識和發現貪腐問題的最可信賴的途徑。
二、調查取證中貫穿工作嚴密要求和人文關懷
香港ICAC 24小時接受社會和群眾舉報,對舉報人和舉報內容100%保密,與此同時,ICAC可以隨時收集證據,包括接到舉報后針對性的收集證據,也包括平時針對廉政風險領域主動收集證據,甚至包括來自線人收集的證據。
對于反貪工作機制,香港廉政公署和內地人民檢察院存在諸多不同:在立案決定上,香港廉政公署每日由處長級人員評審決定,環節少、效率高;內地由人民檢察院批核,環節多耗時長;在立案標準上,香港地區不論貪腐金額多少均需立案,內地依據刑法第383條規定,人民幣5000元以下情節較輕的,可以酌情給予行政處分;在拘留權方面,香港嚴格規定廉政公署僅有48小時的拘留權,ICAC必須在48小時之內完成定案和移送,而內地規定在24小時之內向嫌疑人訊問,10內作出逮捕決定(特殊情況下可延長1~4日);在律師介入方面,香港特區嫌疑人可以在任何階段聘請律師,而在內地是犯罪嫌疑人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請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咨詢、代理申訴、控告;在沉默權方面,香港特區嫌疑人可以保持沉默,拒絕回答任何問題(口供“靠不住”或者零口供,所以并不以口供定案)??梢哉f,從整個審查的機制來看,香港特區在審查中充分體現了人性關懷,也充分體現了對紀律審查工作嚴密性和高效性的要求。
在香港和澳門特區,法律賦予廉政公署獨立的調查權,但調查方式上不得借助外力,一次性完成對相關人員的調查,實行紀律審查與審判分離都是分離的機制,兩者相互監督,法院必須重視并按程序組織對廉政公署(澳門特區向檢察院提出公訴意見)提交的檢控進行審理,而審理環節事實上形成了對紀律審查的倒逼,讓紀律審查不能存在工作上的瑕疵。
三、追責處理上真正實現了“零容忍”
港澳廉政公署給我們傳達了他們的執法理念:要讓貪腐者明白貪腐是高風險的。在香港,貪腐者未被追究法律責任的少之又少,廉政公署將認定的貪腐案100%移送到司法部門,由律政(檢察院)和法院部門裁決;對于貪腐案件,不論是否被律政(檢察院)起訴,都要移送獨立的審查貪污舉報咨詢委員會進行審議,在保證執法公正的同時,真正實現了對貪腐行為的“零容忍”。
香港ICAC給我們介紹的幾起案例,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香港特別行政區前特首曾蔭權因退休前有深圳富豪給予的房購優待被移送司法;前稅務局局長因妻子經營報稅公司且在該公司有個人投資,自己處理該公司呈報的稅務個案沒有向組織申報,被終止雇傭;前酒牌局主席唆使酒牌申請人聘用其女朋友為代表律師,沒有回避和申報利益沖突,向女朋友提供機密內部資料,被判入獄1年;1名香港特區政府產業署前總產業經理對其親戚所任董事和股東的某公司不恰當地批出政府物業管理合約,沒有申報利益沖突且該公司不符合批準資格,被判入獄30個月;1名高級警務人員在休班期間沒有參與掃黃行動,接受妓女和色情場所經營者提供的免費性服務,被判入獄2年;1名醫務人員因收受患者5元紅包被判入獄;1名政府公職人員因騙取5個月病假被移送律政部門檢控,最終被判刑15個月。
(作者單位:駐省衛生計生委紀檢組)
? 閱讀上一篇
? 閱讀下一篇